克罪靈修與改過工夫的會通與轉化-韓思藝

二零一四年十二月

明末清初基督宗教在中國二百多年的傳播,引發了中西宗教文化極深層次的對話,中西方學者們在相互交流中,產生了不少創新性的思想,其中,耶儒會通的主要內容包括:(1)先秦儒家經典中的“上帝”與天主教的“天主”;(2)儒教與天主設立的“性教”;(3)儒家的性本善與天主教的“原義論”;(4)儒家的工夫論與天主教的“靈修學”… 查看更多

儒家幽暗意識的覺醒-韓思藝

二零一四年一月

子曰: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”李澤厚通過對這句話的注解,引發出了他對中西文化的一個基本看法:與西方的“罪感文化”、日本的“恥感文化”相比較,以儒學為骨幹的中國文化的特徵或精神是“樂感文化”… 查看更多

哀矜與賙救-韓思藝

二零一三年九月

張星曜[2]是清初頗具影響力的天主教儒者[3],在他看來,真正的儒者一定會贊同天主教信仰,因為天主教信仰不僅合乎儒家的傳統信仰,而且天主教的文化傳統還有助於補益儒家文化傳統之疏略與不足,天主的權能也超越儒家教化,能給世間帶來更多的改變與祝福… 查看更多

“罪”與“過”的會通-韓思藝

二零一零年十一月

自明末以來,基督宗教在中國的傳播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,中國基督徒的人數也數以千萬計,但是有一個觀念卻始終不大能為中國人所理解,甚至成為中國人接納基督宗教的一個重大障礙,這個觀念就是“罪”。有不少人認為,明清以來基督宗教將“sin”翻譯為“罪”有問題,所以寫文章探討“sin”應當如何翻譯… 查看更多

借馬之歎與騎驢之君-韓思藝

二零零六年十二月

大凡經典,都有其真實性、權威性、嚴肅性,是不可以隨意解釋的,在這一點上,尤以《聖經》為最。《聖經》本身把強解《聖經》看作是褻瀆神(結二十二26),把這樣做的人看為是褻瀆聖所、虛浮詭詐的人(番三4),並警告說:“信中有些難明白的,那無學問、不堅固的人強解,如強解別的經書一樣,就自取沉淪”(彼後三16),這話說得非常重… 查看更多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