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們也戀上神國研究(二之二):Guthrie / Goldsworthy / Perrin(s)(徐濟時)
二零二三年一月
Norman Perrin(1920-76) 是英美學者,1973 年學術成就登頂,貴為聖經研究最 大組織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領導人;他專研耶穌的教訓(尤其神國方 面),在其名著 Rediscovering the Teaching of Jesus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三年一月
Norman Perrin(1920-76) 是英美學者,1973 年學術成就登頂,貴為聖經研究最 大組織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領導人;他專研耶穌的教訓(尤其神國方 面),在其名著 Rediscovering the Teaching of Jesus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三年一月
拙文〈「一心開二門」:一個吸納佛教的神學思考歷程〉(以下簡稱〈二門〉) 嘗試吸納大乘佛教「一心開二門」,發展基督教的阿賴耶識二門結構,以聖靈為 如來藏。因這結構,便於〈如來藏復和神學:一個吸納佛教的神學思考歷程〉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三年一月
梁燕城博士在當代基督教神學和教牧群體中相對特殊,這首先在於他曾經接受 「中國哲學」方面的系統訓練,多年來亦始終致思於儒、道思想與基督教神學 之間,並且多有論著發表。他所倡導的「中華神學」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三年一月
中華民族近代歷經苦難,渴求人間天堂出現,無可厚非;基督徒已知救恩之 道,尋求制度和社會的理想,務要知其所止、合乎中道。我們反要求己有「屬靈高度」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二年十月
談起利瑪竇 (Matteo Ricci, 1552—1610),人們往往以「適應」二字來概括其傳 教策略,甚至認為他為了取得傳教的成功,制定「合儒排佛」的傳教策略,以 適應中國的文化環境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二年十月
Ladd 的 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出版 7 年後,英國的福音派翹楚前倫敦聖經學院副院 長和新約教授 Donald Guthrie,亦推出其 New Testament Theology (Downers Grove: IVP, 1981)。 作者在專章論到基督的使命(The Mission of Christ) 時,首談的就是國度(The Kingdom)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二年十月
本文按《文化中國》所登拙著,〈「一心開二門」:一個吸納佛教的神學思考歷程〉(以下簡 稱〈二門〉),接續思考。1 〈二門〉借用牟宗三先生所指,一心開二門為人類「普遍性的共同 模型」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二年七月
佛教的根本核心是實踐性的如實觀,到龍樹的性空學,是綜合早期佛法的因緣觀, 及大乘般若經的般若到彼岸,「習應一切諸法空」,悟諸法的深奧意義,就是領悟 空性,以因緣起滅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二年七月
系列序:研究神國(天國),是中華神學之議程和處境之呼喚,乃因中國崛起,中華民族的教會 在本國和各國亦壯大,遲早教國兩方出現定位、避位、走位、撞位等難題。因此,我們實須釐清 西方教會二千年來解讀的神國(包括應對人國),再在吾等處境尋覓其中之真理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二年六月
牟宗三先生指出「一心開二門」為人類「普遍性的共同模型,可以適用於儒、釋、道三 教,甚至亦可籠罩及康德的系統」。1 為此,他比較佛教《大乘起信論》之「一心開二 門」與康德的「現象與物自身」,認為「真如門就相當於康德所說的智思界(noumena), 生滅門就相當於康德所說的感觸界(phenomena)… 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