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中華神學建構會通天人合一哲學:兼論成中英和唐君毅(上)(梁燕城)
二零二五年十月
最近新儒學專家鄭家棟,他信了基督教後,研究筆者從前提出境界神哲學思想,寫了一篇論文,提出一個問題,「中國思想體現實踐進路的『境界』工夫論與基督教基於上帝『啟示』的信仰修行實踐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五年十月
最近新儒學專家鄭家棟,他信了基督教後,研究筆者從前提出境界神哲學思想,寫了一篇論文,提出一個問題,「中國思想體現實踐進路的『境界』工夫論與基督教基於上帝『啟示』的信仰修行實踐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五年十月
很少有教牧在神學畢業的時候,會希望自己將來成為治理行政的人。因為「行政管理」一詞,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幾乎就會與「官僚」同義,無論如何都帶有缺乏彈性、繁文縟節、瑣碎繁雜以及公式化的意味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五年十月
學者懷特(James Emery White)曾哀嘆福音派對知識的貧乏,他指出:「當公眾對靈性特別開
放,並渴望得到遠見時,基督徒的心智卻常常顯得空洞、被動,且更多反映眼前世事。」1 對
他而言,閱讀對基督徒至關重要,因為它能裝備我們,以回應這個複雜的世界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五年七月
承前文〈談「全然敗壞論」與事實的距離及其背後釋經問題〉1 ,筆者將繼續分
享一系列有關在救恩論中一些備受爭議之課題的重探, 前文為這系列的第一篇論文 , 這
系列共有八篇神學性暨釋經性論文,第二至第八篇的題目名稱分別為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五年七月
本文旨在探討中國文化中「天人合一」的哲學概念,聚焦於張載與王陽明的哲學思想。
中國思想家在人性中發現了仁愛的真實性,在萬物中發現了和諧的實相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五年七月
引言:大馬色約翰(John of Damascus)原名 Yanah ibn Mansur ibn Sargun(700?-754),寫有稱著後世的 Pēgē gnōseōs《知識之泉:正信之正解》、英譯 The Fount of Knowledge: An Exact Exposition of the Orthodox Faith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五年七月
引言:本文嘗試從天台宗「一念三千」與「無情有性」的哲學觀念出發,探索並發展一套基督
教末世論的詮釋路徑。藉由此指出:在新天新地的實現之中,信徒將完全進入與上帝之間永恆
的契合關係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五年四月
東方正教思想家從卡帕多西亞教父到聖馬克西穆斯,對上帝能量的深度反思,是基於新約記載中耶穌所展示的上帝本性而發展出來。上帝不僅僅以三位一體來顯現自己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五年四月
《解深密經》給窺基法師譽為「經中之論」 。1 此經不僅是「學習唯識宗必讀的典籍」,2 佛學家羅時憲先生亦曾在一次課程中指出, 《解深密經》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五年四月
引言:大馬色約翰(John of Damascus)原名 Yanah ibn Mansur ibn Sargun(700?-754),寫有稱著後世的 Pēgē gnōseōs《知識之泉:正信之正解》、英譯 The Fount of Knowledge: An Exact Exposition of the Orthodox Faith… 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