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會管理學問之「三一制」狂想曲(上篇)(傅偉河)
二零二五年十月
很少有教牧在神學畢業的時候,會希望自己將來成為治理行政的人。因為「行政管理」一詞,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幾乎就會與「官僚」同義,無論如何都帶有缺乏彈性、繁文縟節、瑣碎繁雜以及公式化的意味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五年十月
很少有教牧在神學畢業的時候,會希望自己將來成為治理行政的人。因為「行政管理」一詞,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幾乎就會與「官僚」同義,無論如何都帶有缺乏彈性、繁文縟節、瑣碎繁雜以及公式化的意味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五年七月
承前文〈談「全然敗壞論」與事實的距離及其背後釋經問題〉1 ,筆者將繼續分
享一系列有關在救恩論中一些備受爭議之課題的重探, 前文為這系列的第一篇論文 , 這
系列共有八篇神學性暨釋經性論文,第二至第八篇的題目名稱分別為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四年十月
「全然敗壞論」 (Total Depravity)是一般被稱為 「加爾文主義五點」或另被稱為 「揀選救贖論五點」 (簡寫 TULIP)的第一點立論。筆者留意到「全然敗壞論」其實與事實大有距離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四年七月
史懷哲所謂「敬畏生命」當然不是止步於對於生命和世界的肯定,毋寧說更重
要的是投身於人類生活處境的改善。這對於他,既是理論的,更是實踐的。史
懷哲正確地指出中國版本的整體論不承認「善」「惡」二元及其根源性的張力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四年四月
摘要:劉小楓是當代中國知名的人文學者,其上世紀末葉引介基督教文化精神產生過較大影響,尤其以他的《拯救與逍遙》最有代表性。在五四時期引介「民主」與「科學」的基礎上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四年四月
本文是由史懷哲特別是後人編輯出版的史懷哲《中國思想史》說開去,其中也特別聚焦於關於孔孟儒家「仁」的理解,而「仁」的理解當然直接關涉到儒家人性論或曰性善說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四年二月
龍是中華文化之重要象徵。最近十多年來中國的復興帶來極大變化,所以這一個龍年對於中國人來說,更具特別的意義。以前已有很多人在 20 世紀預言:21 世紀將是龍的年代和中國紀元。甚至在此之前,法國的拿破崙已經對中國有
所認識,他說中國就像一頭睡著的獅子,最好不要弄醒牠,否則牠起來,必定會咆哮發威,大發雷霆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四年一月
摘要: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象徵和根基,是世界上唯一歷史久遠、數千年來持續使用的自源性古典文字體系,這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跡。漢字文明構成了中華文明最輝煌燦爛的篇章。本文基於古籍記載和一些專家的研究,論證倉頡所造文字是篆體文字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三年四月
對聖經本質的理解決定了解經的原則。聖經原是上帝子民對上帝作為及對其信仰的見證文 字,信徒對上帝的信仰即建基於其所經歷的事件之上。換言之,聖經所記載的是祂的故事 (His Story, History)讓其子民在自身的生命故事中去信仰、信靠祂——父上帝… 查看更多
二零二三年四月
梁燕城博士在當代基督教神學和教牧群體中相對特殊,這首先在於他曾經接受 「中國哲學」方面的系統訓練,多年來亦始終致思於儒、道思想與基督教神學 之間,並且多有論著發表。他所倡導的「中華神學」… 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