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零二零年十月

The Willowbank Report: Consultation on Gospel and Culture (LOP2). 1978. Wheaton: The Lausanne Committee for World Evangelization. 

近代對華人基督教宣教上影響甚大的「洛桑大會」(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World Evangelism, 1974) , 會後成立頗多研究小組,其中之一的後續報告書 The Willowbank Report (1978) 及其第8點 Church and Culture ,値得反思。

該報告闡釋,「本色」(indigeneity) 是各宣教區教會長大至成熟的必經階段,當差會將全部責任轉交 當地教會, 就是功成身退「安樂死」之時(the euthanasia of the mission)。第8點亦從一些現實處境出 發作分析: 本色化確有其必要,但不容走向消極, 以致生出不合乎神學的狹隘主義 (provincialism) , 如只用自身的文化媒介藉舞蹈、唱歌、慶祝等表達,或會造成對自己文化傳統的絕對化;若教會撤 退至自身文化而與各地教會「斷交」,便會變成信徒得了自由卻自陷另類捆綁(bondage) 中。信徒要 有歡迎其他文化的客旅心胸,培養自己成為雙重或多重文化的傳人(bi-cultural and even a multi- cultural existence)。

因此,神學上的帝國主義(theological imperialism)或神學上狹隘主義(theological provincialism)都要 避免,不要輸出西方教會的神學爭論到宣教工場, 但也要讓後者認識教義爭論的歷史, 以免他們在 成長期間重蹈覆轍。

明顯地, 「本色化」是早期向第三世界宣教的一種神學思考。這性質的思考範圍是佈道方法和果效、 教會建立和運作,不涉及關懷當地社會, 亦少涉及西方神學內容的「改寫」(只是避開引入一些神學 爭拗,或宣教士只簡化地教自身的神學觀點), 關注點是福音作為一種建制的移植(由差會轉到本土 教會)。當宣教士面對其視為低級的文化宣教對象如土著、 文盲等, 往往便不須要思考福音與文化 的關係問題; 最佳的模式就是將福音伴隨的生活方式(滲有西方文化), 整體取代「落後」的文化, 看 似宣教地區的文化基督化, 實質此基督化也加上西方文化成份。

基督教在中國被稱為洋教,是昔日寫照、今日警惕和日後避免的宣教大學問。這報告書的一番研討, 發人深省。